•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阅读

    “云崖上的天路”——陵川县昆山挂壁公路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挂壁公路,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在我国挂壁公路共有六条,它们全部聚集在太行山的东南部。如果说最美丽、最具有特色、最险峻的,那非陵川县的昆山挂壁公路莫属了。

    昆山挂壁公路隧道

    体验“云崖天路”

    昆山挂壁公路,位于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在王莽岭景区内。该路全长7500米,呈西高东低之势斜坡而下,在垂直高度500米的山崖上拦腰穿过。进入隧道内,可见洞壁凹凸不平,乱石嶙峋。洞高约2.2米,宽约2.1米,仅容纳一辆车通行,路面坡陡弯急,很多初次到此的司机都会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会吓到双腿发软。此外, 每隔10米左右的“天窗”,绝对是昆山挂壁公路的一个特色,共计160多个,它不仅可以透光,而且可以窥视洞外的美丽景象,每到拐角处回眸,可见到“天窗”一字排开,上罩危壁,下临深渊,周围绝壁千仞,屏障环列,仙女峰,磬锤峰、盼夫石及飞来石等景观比比皆是,峰壑峡谷,植被茂密,清流潺潺,飞瀑垂逸。走出隧道,豁然开朗,眼前一座座青山紧紧相连,有的雄伟磅礴,有的险峻陡峭,还有的高耸入云。除了眼前的美景外,连绵的“之”字形公路,依然考验到驾驶员的胆量和技术。当行驶完“之”字形公路后,便到达了山水宜人的“昆山村”。

    昆山挂壁公路上的天窗

    排除万难,修建昆山挂壁公路

    昆山村,三面环山,位于王莽岭的背面。采访中,昆山村党支部书记郝桃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村民们想要出村购买日用品,必须坐悬崖边的吊篮出去,回来后还得通过吊篮吊上山,然后自己再爬山回村。交通的闭塞,是造成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多少年来昆山村民一直期待能有一条出山的公路。”

    云崖上的天路

    1992年,陵川县委、政府,在山西省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大背景下,决定为昆山村民修建一条出山的乡村公路。

    说着容易,真正施工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昆山村周边的山势十分陡峭,基本都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根本无法沿山势修建盘山公路,也无法将大型开山设备运到山上。除此之外,太行山的山体大多是平面断层结构,无法用炸药爆破,因为一炮下去,或许整个山体都会冲下峡谷,很有可能会殃及山谷里的村民和庄稼。也许正是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陵川县的筑路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首先,施工者要从悬崖上方吊到悬崖中部,间隔十米左右分成一个操作平面;其次在山腰间开凿出一个可供人进行施工作业的小洞,然后分别向山腰的两头横向开凿,等到这十米左右的施工点贯通后,再移至另一个山腰的作业点开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时开凿昆山隧道的施工队有七支,他们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作业点,从山顶吊到半山腰,十米左右一个工作面,分段施工,使用的工具很原始,基本都是锤子加钢钎,凿下来的碎石,还得通过吊篮吊上山顶后靠人力运走。昆山隧道长度大约3500米左右,从山顶的悬崖边上,延伸至半山腰,其余的是3000米左右的“之”字陡破、急弯路。公路贯通后,由于没有做后期处理,隧道里到处是凹凸不平的山石路面,仅供大功率、小型化的柴油农用车进出。本世纪初,陵川县委政府又对昆山隧道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整,路面铺上了水泥,隧道内壁也进行喷浆加固,沿悬崖一侧还修筑了防护墙,公路也向普通游客正式开放。自此,昆山村民的出山之路全线贯通。

    环境提级整治,美景宜人如画

    清晨醒来,眺目远望,云雾飘渺,弥漫山间,宛若仙境,让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此时,以悬崖为布,绿树为笔、挥毫泼墨、终成绝美画卷。除此之外,蜿蜒曲折的天路,多险峻之势,一侧峭壁嶙峋,一侧深谷幽兰、路旁植被茂密,奇山、悬崖、天路相互映衬,彰显出美丽昆山磅礴大气,美景如画!

    云崖人家

    昆山村宛若世外桃源,位于4A级景区王莽岭境内,距河南万仙山景区仅3公里。全村共99户,共297口人,分布在6个自然村中,全村耕地面积257余亩,长期以来,村民们与山为伴、与田为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为外人所干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昆山村观光、休闲。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昆山村紧紧围绕古郊乡党委、政府"生态立乡、旅游强乡、开放富乡"的战略,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结合村情,进行街巷道硬化、生态家园富民、环境整治等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采访中,郝桃福说:“生态绿化工程,我们以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以环山崖为主进行山桃山杏种植为重点,美化环境,我们以风景树和草坪栽植为主。实施后,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街巷道硬化工程,为了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结合村情我们实施了"户户通"工程,对全村的街巷道进行水泥路硬化,同时还对几个小停车场进行了硬化,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造了势、添了景。在充分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们建设规范化农家接待小院,提高旅游接待水平。目前,我们村新建规范化农家接待小院38户,2800余支床位,并统一发放了农家小院接待牌子和工作证,农家小院的建设,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在家门口就进行了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昆山村的今天,是全体村民勤奋的结晶,同时更是筑路人功劳”。

    昆山的美景,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那里的美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灵。目前,勤劳朴素的昆山人民已敞开胸怀,用最热烈的情怀,欢迎四海宾朋前去观光、做客,投资兴业。(宋永亮、通讯员/郭茹)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