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阅读

    2020·回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这是一个水磨的功夫,但同时也需要从国家到民众的通力合作。

    向2020年挥手,这一挥,又是一年。这一年,全体交通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以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的劲头,为梦想不舍昼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叶绿叶黄,春夏秋冬,转眼又是一个轮回,2020厚厚的日历越撕越薄,还剩最后的几页。

    在即将送旧迎新的钟声里,在五彩缤纷焰火的璀璨星空下,我们将告别2020。

    1月关键词:春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让中国流动人口逐渐庞大起来。春节期间,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迁徙,被称为“春运”。“绿皮车”时代的春运,是狭小简陋的候车室,人潮拥挤的售票窗口,挪不开脚的车厢,行李架上、座位下塞满了蛇皮袋子、纸箱,还有乘务员“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腿收一下”的叫卖声,记忆里自带声音和味道。

    春运记忆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运记忆。

    随着交通的发展,自驾、火车、高铁、飞机,中国民众的回家方式选择增多了,网上订餐、车站智能导航、移动支付、在线选座等措施实施后,2020年,中国全面推行电子票后的首个春运,进站只需刷身份证就可,5G高铁、安保机器人、公路热熔冰系统等也加入春运,中国春运从“走得了”逐步变为“走得好”。

    但是哪怕在这样高科技盛行的情况下,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一二线城市打拼了一年的游子都会踏上了返乡的行程。

    2020年1月10日,今年的春运正式开启。在接下来的40天内,这场地球上30亿人次的“大迁徙”已拉开帷幕。今年春运和往年相比,是八年来最早的春运,意味着务工客流、学生客流会高度叠加,可能春运一开始就会出现客流高峰。

    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服务保障春运的能力也在逐年大幅提升。2019年全国新投运的铁路里程达到了848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5474公里,很多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都通上了高铁。2019年新改建、扩建的公路33万公里,多条骨干高速改扩建完成通车。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上了硬化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正式投运,原定两年内基本取消的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任务,2019年一年内已全部完成。ETC用户超过了2亿,平均使用率超过70%。所有这些,都为提升春运保障能力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看,随着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元,选择更加丰富,春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缓解。当然,我们同时也看到,还有一些新老问题需要加大力度逐步破解。

    2月关键词:抗疫

    2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和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印发通知,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春节后错峰返程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八大方面部署了18项细化实化举措,统筹做好春节后错峰返程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范围内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进入2月以来,武汉现有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从2月11日的最高点31.6%波动下降至2月24日的22.0%。湖北省其他地市和全国其他省份现有重症占比2月7日以来保持稳定,2月24日分别为11.8%和10.5%。通过采取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前方临床救治与后方多学科支持、医疗与护理、医疗与管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有效避免了轻症患者转为重症,重症患者救治效果逐步提升。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2月26日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做好2020年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保障工作,明确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向物资重点生产流通经营主体提供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公布的24小时应急运输电话,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受理和解决相关问题,保障车辆顺畅高效通行。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将春季农业生产物资和农机具转运纳入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承运企业自行打印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确保物资和农机具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

    3月关键词:原油

    2020年3月6日OPEC+谈判破裂,自此便拉开了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序幕。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阿拉伯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2020年3月9日,中东“地震”,原油价格暴跌。一夜之间,WTI原油跌幅达30%,现报29.0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日内跌幅达28.32%,现报32.59美元/桶。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创下近20年纪录。当天,全球最大金融市场美国股市出现暴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7%。如此剧烈的下跌幅度,也带动了全球相关期货与股票市场狂跌,金融市场呈现出震荡态势。

    在油价暴跌的背后是什么呢?这可以说是产油国的一场内讧,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都算是世界头号产油国,在这个三足鼎立的格局中,沙特阿拉伯发动了一场突袭,而俄罗斯在暗中配合,躺枪的是美国,但是美国的身份比较复杂,不只是产油国,还是石油消费国,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是三国中最强的一方。在短期内,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时间并不在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一边。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认为这次价格大战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的防御性攻击,也可能是一次失败的反击。

    在沙特阿拉伯所代表的欧佩克与俄罗斯就新的石油减产谈判破裂之后,油价一路暴跌,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一桶油比不上一桶水,更不用说可乐了。这样的价格是不是合理呢?当然不合理,因为没有反映出石油的价值。油价包含着商品价值、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金融市场的情绪。油价下跌,对产油国来说肯定是不友好的,尤其是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国际处副处长张超表示,如果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按照目前的产能进行扩产的话,加上原油需求的低迷局面,二季度原油供应将会面临严重的过剩局面。如果供应过剩局面持续的话,低价位的区间也将持续下去。

    长期的油价低迷,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其实是有害无利,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过低的油价是不健康的,现在的采油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

    4月关键词:复工复产

    第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经受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主要指标在经历了大幅下降后不断恢复,积极因素持续增多,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化解,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朝着正常的轨道运行,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

    疫情对交通运输带来的巨大冲击。第一个关键词是“下降”。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大幅下降,客运量断崖式下跌,降幅超过五成。第一季度,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8.5亿人,同比下降58.4%。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完成67.4亿人,同比下降56.7%。货运量明显下降。第一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78.2亿吨,同比下降18.4%,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也都同比下降。不过,铁路货运量、快递业业务量逆势增长,增速分别为1.8%和3.2%。交通投资规模大幅下降。第一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3792亿元,同比下降到22.5%,其中2月份降幅达58%。

    第二个关键词是“亏损”。主要是交通企业经营今年普遍面临亏损,铁路客运业务受到严重冲击,约90%以上的道路运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大多数水路运输经营者存在船舶停航情况,客运企业、中小航运企业等经营也面临着多重困难。民航企业2月累计亏损245.9亿元、创造月度亏损新的纪录。司机等重点群体就业、生活压力明显加大。

    第三个关键词是“严峻”。主要是国际运输环境趋于严峻。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扩散蔓延,“防输入”越来越成为各国共同政策取向,运输管控措施持续加码。国际海运需求下降,航空货运运力趋于紧张,国际邮件快件运力不足,因此维持国际物流供应链正常运转难度明显加大。

    政策措施效果持续释放,交通运输经济加快恢复。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支撑重点地区做好疫情防控,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坚决阻断疫情通过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播交叉感染。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复工复产达产。全力以赴保通保畅,积极服务上下游协同复工。据有关统计,3月份全国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船舶日均进港量环比2月分别增长164.1%和116.6%。“点对点、一站式”做好农民工的返岗运输组织。采取简化货运航线航班审批、“点对点”货运包机等一些措施,来努力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3月最后一周国际货运航班量比疫情之前增长17.9%。

    5月关键词:假期出行

    今年这个春季,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来得慢了一些。但不论人类的悲欢如何,花草树木仍然以它们自己的姿态生长着,充满希望地生长着。它们的枝丫永远向上生长,高高昂起,像是在提醒人们:向前看。桃红柳绿满帘春,花香意渐浓,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疫情过后的久别重逢,互相见面问好,显得格外亲切。

    今年的“五一”假期,对全国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假期,不仅放假时间长、群众出游意愿高、旅游惠民措施多,同时景区开放限制严、疫情防控任务重。面对各种因素交错的“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加强协调指导,组织督导检查、开展及时调度、压实各方责任,保障安全有序。

    一是防控有力,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各地把疫情防控与景区自身承载能力结合起来,按照景区接待游客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30%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对每家景区实施具体指导,要求各景区严控三关:最大承载量30%、网上分时预约、关键节点及时疏导。为此,各景区普遍增加人员设施配备,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从严抓好测体温、验绿码、保间距等防疫措施,对重要区域节点加强现场管控,总体做到了假日旅游的“限量开放、预约开放、错峰开放”。

    二是落实有方,一方面,各地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了主体责任作用,很多省区市的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指导做好景区开放管理各项工作,为推动工作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将远端引导和现场疏导相结合,形成了景区开放管理的合力。

    三是复苏有劲,在做好防控疫情和防止人员聚集前提下,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出游的需求,扶持旅游企业复工复产,旅游市场得到了有力的恢复。据测算,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四是安全有序,立足“早部署”“早发现”“早调度”“早处理”,对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安全问题和拥挤情况,能够迅速行动、及时调度、妥善解决。五一期间旅游市场未发生疫情,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

    五是文明有礼,推动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实施分餐、分批、分时就餐,引导游客使用公筷公勺、拒吃野味,树立文明用餐和绿色饮食新观念;广大游客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疫情防控制度,体现了文明旅游新风。

    今年的"五一"假期对文化和旅游部门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大练兵。

    6月关键词:安全生产月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向好,但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6月13日,浙江温岭发生一起槽罐车爆炸事故。截至15日,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172人住院治疗,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这起重大事故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加快,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趋于频繁,形势趋于严峻。必须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落细,切实消除隐患,斩断事故链条。要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整治。

    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5月12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联合下发通知,以“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通知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着眼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各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7月关键词:世界海事日

    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是我国涉海领域唯一由国务院批准的节日。自2005年至今,该活动已经举办过十五届,目前是我国涉海领域级别最高、范围最广、综合性最强的一个节庆活动。既是所有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海警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今年航海日活动以“携手同行,维护国际物流畅通”为主题。结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活动坚持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兴海强国”为宗旨,以“防控疫情、线上为主、突出主题、务求实效”为原则,弘扬丝路精神,传承航海文化,促进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不断提升航海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今年航海日活动的总体安排主要包括:1个主题活动、5个特色活动和其他系列活动。

    1个主题活动是在上海举办的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5个特色活动分别是:发布《2020年中国航海日公告》、线上举办“2020年中国航海日暨航海科技系列活动”、船舶挂满旗和统一鸣笛1分钟、播出电视纪录片《中国灯塔》、启动“蓝色国土耕耘者”线上主题宣传活动。其他系列活动主要是各地、各单位组织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知识竞赛和科普宣传等线上为主的活动,以及航海、港口等涉海博物馆在航海日期间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免费向社会开放等活动。

    8月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力度,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的工作部署,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牢牢扭住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扩投资、扩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为“六稳”“六保”贡献交通力量。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1-7月,全国共完成交通投资179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其中,公路水路投资完成13537亿元,完成全年1.8万亿元投资目标任务的75.2%,同比增长12.1%。截至7月底,交通运输部重点跟踪的232个“百亿以上”的重大项目,复工达产率达到100%,总体建设进展情况好于预期。

    自5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至八月份已3个月,综合这3个多月的情况,全国高速公路网的运行总体平稳,拥堵的情况明显缓解,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部分地方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上检出了新冠病毒,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重点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严格运输装备消毒,坚决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渠道传播。二是加强从业人员防护,切实保障冷链物流一线人员自身安全。三是落实信息登记制度,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追溯提供支撑。

    随着水上旅游进一步的发展和海洋经济涉水和涉海活动的日益增多,与此相伴生的危险也渐渐来到身边。尤其是进入汛期,接着又进入台风的季节,无论是水上的旅游,还是从事水上生产,风险都增多了。今年1-7月交通运输部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881次,在海上水上成功救起人员5301人,成功搜救遇险船舶560艘,搜救成功率达到95.8%。

    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总体上有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主实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能邮政、智慧枢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为载体,体现先进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全方位赋能。二是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先进技术的行业应用,要研究利用北斗的技术在高速公路实现自由流收费等等,还包括网络安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三是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科技研发支撑能力建设,如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监测网等。

    9月关键词:深化“放管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为持续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聚焦事中事后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突出推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监管范围、监管机构、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等内容,加快推进“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为实现这一要求,具体的措施有:

    一是明晰责任,包括明确监管对象和范围、厘清监管事权等具体措施。对已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的事项、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以及其他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责任的事项,均应实施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严格履行部门监管职责。

    二是健全制度,包括建立实施监管清单制度、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完善标准体系等具体措施。

    三是创新方式,包括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实行重点监管、落实信用监管、推进信息化监管,对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等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等具体措施,分领域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到2020年底实现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

    四是提升能力,包括加强监管和执法力量建设、加强监管业务培训、提升监管和执法透明度、强化协同监管等具体措施。

    五是强化监督,包括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强社会监督、提升行业自治水平等具体措施。督促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内控和风险防范机制,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例如在公路和运输领域,通过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质许可实现了“电子化”线上办理,不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的材料,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交通运输部还组织开发了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系统,山西、吉林、黑龙江等10个省份完成跨省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全国大件运输许可“一网通办”。同时,还建立了主动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与284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367个重大建设项目建立了“一对一”联络员服务机制,审批效率极大提高,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10月关键词:假期出行防疫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一,假期时间长,又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的第一个长假,群众出行旅游活动集中,交通运输保障任务繁重。

    节日期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提升服务意识,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落实了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加强了假期安全监管,应对了突发事件,保障了全国交通运输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假期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部门协调有序,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据统计,铁路方面,10月1日至7日,发送旅客8550.2万人次,同比下降16.94%;10月8日,预计发送旅客1224.7万人次,预计环比上升4%。10月1日至8日,公路水路方面,全国道路预计发送旅客3.79亿人次,与去年假期日均客运量同比下降30.93%;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736.3万人次。民航方面,发送旅客1326万人次,同比下降8.7%。邮政方面,揽收包裹181556万件,同比增长54.34%;投递包裹182171万件,同比增长66.64%。

    就假期防疫的这一问题,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要求,要层层落实责任,抓好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一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因时因势优化完善工作措施,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二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两通”目标优质如期完成,完成好“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建设任务,做好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六盘山片区工作。三要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四要编制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抓好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要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六要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密防范灾害性天气等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做好灾毁交通基础设施的抢通保通和恢复重建工作。

    李小鹏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必胜信念,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交上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履职尽责、当好先行。要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要总结固化经验,不断提升应急值守能力。

    11月关键词:冷链

    11月,全国多地通报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或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交通运输部为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印发了《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其以预防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受到新冠病毒感染为主线,突出装卸、运输等重点防控环节,注重加强冷链食品消毒。

    一是重点人员关,加强从业人员防护,切实保障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严格做好港口作业人员以及司机、装卸工、船员、引航员等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做好人员的健康登记、日常健康监测、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定期核酸检测及消毒等相关工作,对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等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装卸来自于疫情发生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时。切实保障好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感染的风险。

    二是把牢工具关,严格运输工具消毒,坚决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渠道传播。在冷链物流运输前后,对使用过的运输工具及容器可能接触过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比如,人手频繁接触的方向盘、车门把手、移动设备等最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均要定期消毒。同时,对进口冷链食品车辆、船舶等载运工具及集装箱内壁进行彻底消毒。

    三是强化信息关,落实信息登记制度,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追溯提供有力的支撑。进一步督促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制度,如实登记装运货物、车船、司乘人员、船员、装卸货及收货人员的信息等等,不承运无法提供进货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港口、货运等经营单位,如实登记进出港口场站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信息及驾驶员等相关信息。

    四是把好处置关,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坚决切断冷链物流病毒传播途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对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一旦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一定措施,做出及时有效处置。对发现病例或者疑似新冠肺炎的异常人员,企业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

    12月关键词:交通安全日

    2012年,公安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将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请示》(公部请〔2012〕83号)。2012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2年起,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截至2020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5亿辆,其中汽车2.7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亿人。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给国内汽配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了品牌配件产品在品质、服务等方面带来的良好消费体验的同时,交通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令人头疼的不安因素之一。

    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每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将围绕“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联合部署“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中国各地举办了形式不一、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宣传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主题日,大力推动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倡导全民安全文明出行。

    今年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增强公众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现代交通的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交通安全从宏观方面来讲,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能力。微观来讲,对于个人,适当的缩小自己的权利,为的是保障自己的以及更多人的生命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和经济损失。(本刊记者:白晓娜 丁天茼 蔡晓臻)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