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雅鲁藏布江畔树木葱茏、青稞飘香。青藏、拉日、拉林铁路上,一趟趟列车满载货物顺畅奔驰;拉萨西站、日喀则西站、林芝站铁路货场内,龙门吊、叉车开足马力搬运货物。繁忙的铁路货运,正深刻改变着雪域高原的面貌,为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无到有,钢铁巨龙拉来繁荣幸福
于西藏而言,铁路是改变,更是希望。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西藏自治区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进出藏的物流人流多了一条强大稳定、安全畅通的钢铁通道,一扇通向繁荣的大门也就此打开。
随青藏铁路一起建成投用的,还有西藏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枢纽——拉萨西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这里货场的货物线已经从最初的4条扩展到11条,正面吊、装载机等大型设施配备完善,有序高效地完成着越来越多的装卸任务。
“货场规模逐渐扩大,我们站的货物到发量也逐年增加。”装卸线旁,青藏铁路物流中心拉萨铁路物流营业部副经理冯睿东介绍,“原来我们运输品类单一,现在运输的货物包括建材、日用百货、化肥等,品类越来越丰富,运量也持续走高。虽然大家很忙碌,但是心里很充实。”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2006年,拉萨西站货场发送货物2.03万吨、到达货物30.91万吨;2024年,拉萨西站货场发送货物114.27万吨、到达货物471.02万吨。数据跃升的背后,是西藏与外界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也是铁路助力西藏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
2014年,随着拉日铁路开通运营,日喀则西站货场同步投用。作为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日喀则的交通格局和经济发展轨迹因拉日铁路发生深刻变化。
尽管开通初期货运量相对较小,但随着铁路职工开拓市场、广揽货源,日喀则西站的货运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2024年,日喀则西站累计到发货物超过50万吨。”日喀则西站货运值班员耿柳燕介绍,“现在车站到发的货物品类除了传统的建材、粮食,还多了当地的民族手工艺品和出口南亚的商品汽车。”
在美丽的藏东南地区,因拉林铁路通车而投用的林芝站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该站货场运量仅360吨,2024年突破了6.87万吨,运量大幅增长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今,货场已经形成了辐射林芝七县区的物流网络。”林芝站党支部书记益西塔杰介绍。通过铁路运输,大量的建材、设备和日用百货被运往林芝各地,林芝的松茸、藏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铁路走向全国各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慢到快,客户感受铁路发展巨变
铁路货运的服务好不好,客户最有发言权。在拉萨西站,两位客户表达了对铁路货运服务的青睐与赞赏。
“最开始做业务时,货物都是通过行包从西安运到拉萨,全程运时大概一个星期。”来自西安广通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后来我们的货物选择整车运输,时间也要四五天。
现在有了西安到拉萨西的班列,我们的货物3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这在之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客户口中的班列,是2024年10月成功开行的陕西首趟进藏快速城际班列。这趟班列的开行,不仅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物流保障,还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让客户得到了实惠。
“打开95306手机App,我们的货物什么时候运到哪里,都会第一时间显示出来,方便又省心。”西藏鸿天有限公司驻拉萨西站现场联络人说,“拉萨西站的工作人员积极与我们联系货物到发相关事宜,合作非常愉快。”
“我们积极推广95306手机App,努力让客户少跑腿、让信息多沟通。”青藏铁路物流中心拉萨铁路物流营业部货运值班员马香莲介绍,“电子货票实行前,货运大厅人满为患,现在只留下一个窗口,给不熟悉线上操作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拉萨西站还提供藏汉双语服务,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无论是运输组织、运输效率,还是个性服务、信息反馈,高原铁路都努力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一体化、全程化的物流服务。通过这些服务,铁路部门吸引了更多货源,既为自身发展注入活力,又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从穷到富,货场周边居民奔向新生活
西藏地区铁路货运的繁荣,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有力带动了货场周边区域的发展。
位于拉萨西站货场旁的堆龙德庆区乃琼镇色玛社区(以前为色玛村),曾经是一个房屋破旧、道路坑洼的村庄。自从货场投用以来,色玛村村民抓住这一宝贵机遇,投身于铁路激起的发展浪潮中:有的村民成为铁路货场的装卸工,有的村民组建起承接货物短途运输的运输车队,还有的村民在货场周边开起了餐馆、超市和旅馆。守着这个“铁邻居”,色玛村家家住新房、户户有汽车,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2007年,色玛村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堆龙色玛振通物流有限公司,主要承接拉萨西站货场配套的仓储、装卸以及物流配送业务。公司成立以来,已向村民累计分红超过2000万元。2013年起,该公司还每年给全体村民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2006年,我们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500元,如今早已突破1万元。十分感谢铁路部门!”色玛村党支部原书记尼玛次仁感慨道。
类似的辐射带动效应也在日喀则同时发生。8月21日,在日喀则西站货场,装卸工人们把集装箱内的大米、面粉、饮料等货物转运上汽车,拉到市区。“我来自南木林县,在货场干装卸工已经一年多了。”装卸工次仁加布说,“许多乡亲都来到货场干装卸工作,卸一个集装箱能挣600至700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份很可观的收入。”
在一辆已经装满饮料、准备从货场发往日喀则市区的货车上,司机达瓦说:“我这辆车载重30吨,从这里拉货到市区,一趟就能收入几百元。守着家门口的货场,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春华秋实一甲子,逐梦高原向未来。如今的青藏高原,一条条纵横延展的现代化铁路,拉近了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的时空距离,西藏正成为祖国西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相信在未来,越织越密的高原铁路网将为雪域高原的货畅其流持续提供支撑和保障,为西藏自治区各族群众送去幸福与安康。(作者:王 韬 侯嘉林 吉鸿华 冯燕燕)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