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

    前十个月内社会物流运行总体平稳 最大的功臣是电商物流

    11月2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公布了今年前10个月的社会物流运行情况。1-10月份,全社会物流总额231.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改善。1-10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63元,比1-9月份下降0.6%,比上年同期下降1.6%。

    总体来说,我国前10个月的社会物流运行情况平稳,而这其中主要得益于电商物流的需求拉动。

    数据显示,1-10月份工业物流增速趋缓。1-10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209.7万亿元,可比增长6.3%,增速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医药工业物流增长接近10%,计算机工业物流总额增长超过13%,发展动力持续转换。进口货物物流总额有所回升,1-10月份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1.7万亿元,可比增长4.9%,增速比1-9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0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较快,可比增长25.9%。中物联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电商物流的需求拉动。众所周知,居民物品物流的主体大部分是快递服务企业,快递企业也是电商物流的主力,在电商物流需求的拉动下,前10个月快递企业的增速也在较高水平。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94.3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80.5亿元,同比增长23.5%。10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6.9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完成534.2亿元,同比增长19.6%。

    另外,中物联数据还显示,10月份物流景气度保持升势,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5%,较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这个结果则是受节日消费以及电商促销活动持续升温带动。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为54%,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10月份物流市场供需活动趋于上升,物流设备利用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相应趋于活跃,物流设备利用率指数为53.8%,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为53.5%,连续三个月环比上升。

    在即将到来的"双11"大促的推动下,10月份消费品备货加快,仓储业务需求也明显增长。

    电商物流对社会物流的带动作用也通过回升的电商物流运行指数得到充分体现。10月份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13.8点,较上月回升1.5个点。分项指数显示,电商业务量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30.9%,电商物流增速依然较快。从反映质量效率的指数来看,运输环节实载率指数连续回升,服务时效指数和履约率指数均回升至高位,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均趋改善。10月份,物流时效指数为112.5点,较上月回升4个点,履约率指数为105.2点,较上月回升3.2个点,均回升至今年以来较高水平。实载率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升1.9个点,连续四个月回升。

    10月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持续回落,但是中物联认为,伴随着电商大促的到来,公路物流需求将有望回升。从供给端看,公路物流供给总体基本稳定,随着10、11月随着电商大力促销以及消费旺季临近,部分区域加快备货频率,运力供给有所趋升。但公路物流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从后期走势看,"双11"各大电商力推网络促销,及元旦春节重大节日临近,对国内消费需求放量具有短期拉动作用,与快递等相关的公路物流需求有望回升。

    如今,"双11"已经落幕,大促期间的相关数据也已公布。国家邮政局监测信息显示,11月11日-16日业务高峰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邮(快)件18.82亿件,同比增长25.8%。截至21日20时,除边远地区外,主要寄递企业揽收的邮(快)件已妥投18.3亿件,妥投率超过97%。其间,全网运行平稳顺畅,基本实现了"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

    事实上,在"双11"电商大促带来的亮眼成绩中,我们几乎也可以看到11月份社会物流所有领域、各个环节的欢快跃动,而这也正是社会旺盛的电商物流需求带来的结果。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