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视野

    广西一电动车锂电池爆炸致6死!如何防“锂爆”,专家来支招

    11月3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发布信息称,广西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1240.6万辆,并且每天仍然以超3000辆的注册登记量增加。依据电动车新国标,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使用锂电池。

    近年来,电动车锂电池火灾多发,成为新的火灾风险点,2017年以来,全区电动车引起火灾396起,其中,锂电池电动车火灾103起,占比26%,其中就包括今年8月5日,在百色市发生的一辆电动车锂电池爆炸,造成6人死亡的火灾事故。

    而锂电池电动车为何易发生火灾?该如何预防?由全国知名火灾调查专家林松领衔的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林松火灾调查工作室”给出了意见与建议。

    ▲正常的锂电池(最右侧)和着火爆炸后的锂电池。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记者 程浩楠摄

    1

    锂电池爆炸引发“致命后果”

    11月3日上午,在林松火灾调查工作室,摆放着多起电动车火灾的相关物品,有的是电动车被烧的零部件,有的则是引发火灾的电动车电池。

    今年8月5日,百色市右江区太平街隆平巷79号民房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3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工作室成员罗期译表示,该起火灾的原因,是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车锂电池爆炸引起,“发生爆炸后,锂电池及电池箱严重变形。”

    ▲百色“8·5火灾”的罪魁祸首——爆炸的锂电池。

    罗期译表示,《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国家标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要求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续航远、寿命长,正好迎合市场需求。随着锂电池的快速普及,锂电池电动车火灾多发,成为新的火灾风险点。

    ▲百色“8·5火灾”中爆炸后的电池箱。

    “锂电池爆炸的威力大,后果严重,要引起足够重视。”罗期译说,部分市民习惯性或临时性的采取室内停放充电、街边快速充电等方式给电动车充电,若给电池过度充电、在雨天暴露充电等,电池就比较容易出故障进而爆炸。”今年以来,南宁市电动车锂电池火灾时有发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报道)。

    2

    “拼装”与“增容”极为危险

    据介绍,新国标实施以来,电动车非法改装导致超速、超重的现象较为普遍。维持超速、超重运行必须要靠大功率电池,就会附带出诸多消防安全隐患。合格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为48V,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的出行需求,但无法满足作为快递行业配送等用户高频率使用车辆的要求,按广西登记在册1240.6万辆电动自行车来计算,约15%用作纯谋生工具(快递、外卖等),这部分电动自行车达186.1万辆。

    ▲资料图片。

    林松火灾调查工作室成员覃诗舟表示:

    南宁市锂电池维修服务点爆发性地增加至200多家。目前,因缺乏有效监管,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不法车行主动迎合需求,采用废旧回收电芯、退役电池组拆卸电芯和残次品电芯等次品电芯进行拼装大容量电池组;电池组没有合格的保护板保护;充电器没有有效的过载过充熔断保护装置等,这类经过改装的电池组相比国内知名企业生产合格的同类产品,其价格要低很多。

    这类改装锂电池组没有经过任何产品认证、缺乏品控,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一旦电池或者电池充电器等相关部件出现故障,容易引起电池爆炸起火。因经过改装的锂电池组动力更强、价格更低,大量的快递业务员或低消费群体在使用这种极为危险的改装锂电池。

    3

    电动自行车火灾之困如何疏解

    针对对锂电动自行车调查掌握的情况,林松火灾调查工作室研究人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1.将推荐性转变为强制性标准,将当前实行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从推荐性标准转变为强制性标准,提高质量,减少发生爆炸起火事故的概率;

    2.加强源头管理。要由政府或相关部门牵头,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安全管理,加大火灾延伸调查追责的宣传力度。

    3.完善登记管理,建立年度安全使用审查制度,以确保车辆变更后的真实性及使用性能不发生质的变化;建立注销登记制度,将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纳入强制注销范围,禁止上路使用。

    4.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电动车,选择专业的维修单位或人员进行维修,采取正确的充电方法。

    5.推行电池换电。推行电动自行车换电,在小区、街头等地安装电池换电柜,车主可以通过更换电池,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防盗、续航问题,同时减少火灾风险。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