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视野

    2022中国包头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赛

    2月16日,“海纳英才 智绘昆都仑”2022中国·包头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包头昆都仑区隆重举行。大赛由包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包头市科学技术局、昆都仑区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深入推进包头产才融合发展,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计划,整合联动海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包创新创业,为包头重振雄风、再创辉煌贡献强劲力量。

    据了解,首届“海纳英才,智绘昆都仑”中国·包头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于2022年5月份启动,先后在武汉、苏州、宁波举办了三场分站赛。今天的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及应用、针对工业烟气治理催化剂的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和应用两个项目获得赛事一等奖。活动还同期举行赛创未来(包头)国际人才科创中心启动、包头人才创新创业学院揭牌、科技智囊团聘任、院士主旨分享、项目签约等多个重要仪式。

    眼下,包头正聚焦聚力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绿色硅都”,将汇聚成产业配套完备、区域特色鲜明的战新产业集群。作为包头市开放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昆都仑区聚焦“一核双园、两链四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创新生态优越的理想“港湾”。

    人才引领发展,大赛集聚人才。本届赛事聚焦包头产业特色及需求,是包头“以赛引才”“产业引才”的重要抓手,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稀土深加工等昆都仑区重点产业领域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自大赛启动以来,吸引海内外103个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参与报名,其中产业化人才项目占比60%以上,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据了解本次大赛一等奖是由国家高层次人才孙琦领衔的针对工业烟气治理催化剂的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和应用项目拥有高技术壁垒,可有效解决在役催化剂的高效管理,确保脱硝设施系统安全、持续、高效、经济运行。该项目积极推进SCR脱硝催化剂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在内蒙古及国内的推广使用,助力各地方低碳减排任务和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程寒松领衔的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该项目采用氢阳能源自主研发的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将氢在常温常压下以液体的形式安全、高密度、低成本地储存和运输,并开发了与之相应的装备及应用技术。本项目团队先后与云南电网、中船重工、中国化学等合作,实现了该技术在移动交通领域、储能领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其中与中国化学合作的全球最大的以有机液体储氢技术为基础的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已正式投料运营,并建设了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有机液体供氢撬装系统,供氢量可达400kg/天。

    搭建科创平台,打造人才生态。2022年5月,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昆都仑区人民政府与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加速推进国际人才科创中心体系建设,为昆都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总决赛的现场,举行了赛创未来(包头)国际人才科创中心启动仪式和包头人才创新创业学院揭牌仪式。科创中心和学院的成立,将有效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人才、城市和产业链接,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活力人才生态。

    荟聚顶尖团队,助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要素。活动现场,举行了科技智囊团聘任仪式,5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接受荣誉聘任,并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电子机械工程专家段宝岩院士作《产业变革与科技创新中的机电耦合技术》的主旨分享,为包头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现场还举行了政府、本地企业、项目方的多方签约,包含项目落地签约、科技赋能签约并颁发项目入园钥匙。在此次大赛中,包头市科技局、昆都仑区人民政府、投资机构多方联动,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做好精准对接、落地服务工作,深入企业考察,推介新区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优势,邀请优质项目来新区调研,推动项目快速落地,目前已有4个项目注册落地、扎根包头。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今日的包头,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创新动力活力更加强劲,宜居宜业优势更加彰显。未来,包头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吸引、集聚一批高技术、契合密、潜力大的优质人才科创项目在昆都仑区“落地、开花、结果”,以 “双招双引一优化”的实绩实效为重振包头雄风增添强劲动力,奋力书写包头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闫廷 刘颖 宋奕辰)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