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日照站以“碧海珍贝,云帆逐浪”的全新形象重启迎客。这座矗立于黄海之滨的百年老站,历经973天匠心改造,不仅成为日照城市封面,更以“北客南货”的战略布局,扩容齐鲁大地的交通版图,以枢纽经济效应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注入破局之力。
“北客南货”破局,陆海协同的山东解法。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既承载着黄河战略下“陆海统筹”的使命,也面临港口集疏运效率与客运服务升级的双重挑战,而日照站的“北客南货”重新布局,正是破题的关键。
客运功能北移后,南侧货运场与日照港无缝衔接,依托新石铁路,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经高铁货运通道直抵中原、西北,服务150余家钢铁企业,运输时效提升30%,物流成本降低15%。这与山东“海洋强省”战略高度契合,“北货南运”的畅通使港口腹地延伸至河南、陕西等内陆省份,真正实现“以港兴贸、以路促港”。
从“日照站”通往“活力日照”,碧海珍贝迎朝晖,海曲之光耀新程。高铁呼啸间,日照站以“3小时高铁交通圈”重构了城市的时空坐标,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西通中原腹地,形成“陆海联动、承南接北、东西互济”的格局。1小时直达青岛、济南,3小时联通郑州、徐州,让人流、物流的“双提速”,恰如站内“日出曙光”装置的寓意,即可感受“海上生明月”的诗意,从而为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破晓之光。
经济引擎轰鸣,蓝色经济带“乘数效应”显现。曾经的日照,因铁路末梢位置制约,难以发挥港口优势。如今新站投用,在山东半岛经济版图上嵌入一枚“超级芯片”,彻底扭转这一格局,其辐射效应沿铁路线向外“四通八达”延展。
向东,青盐铁路串联青岛、盐城,构建胶东经济圈与长三角联动走廊。向西,日兰高铁直通中原,使日照成为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郑州、洛阳可通过高铁货运12小时抵港装船,较传统运输缩短8小时;向北,青盐铁路串联胶东经济圈,青岛的科创资源、潍坊的农业产业链与日照港口经济深度融合;向南,规划中的沿海高铁将接入长三角,打开“双循环”战略下的南北通道。“十字形”路网,让山东半岛从地理边缘升级为联动黄河流域的中心枢纽。
流量变增量,节假日经济与长效赋能。在“五一”前夕,日照站的文旅价值率先释放。临沂、菏泽等地的游客便可乘高铁直达日照万平口、东夷小镇,形成“山海联动”旅游闭环,与黄海涛声共鸣,让“高铁+文旅”模式成为山东滨海旅游的新范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高铁网正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曙光已至,齐鲁大地的陆海新叙事。当“北客南货”的列车穿梭于碧海蓝天之间,日照站的战略价值已超越交通本身。成为山东统筹“黄河战略”与“海洋强省”的支点,是内陆省份拥抱全球市场的跳板,并将“好客山东”跃升为经济品牌。
巧遇“日照”迎“五一”,也让文旅资源的无缝链接,落地生根的“高铁+文旅”,串联起广义上的“诗与远方”,一个以交通为笔、以创新为墨的新时代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展开。而高铁经济本身,也在催生一系列新业态,加速了资本、技术、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助推日照向多极驱动转变。
日照综合客运站的重新启用,不仅是钢轨与站房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流量转化、产业重构、空间再生的系统性变革,肩负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海图强”的使命,这座枢纽正托举山东从“半岛经济”向“陆海经济”跃迁。黄海潮涌处,一个更开放、更联动、更富活力的齐鲁新图景,已然破晓。(黄金水)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