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破解行业绿色转型难题。
“交通与能源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领域,其融合发展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能从根本上重塑产业生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大会将通过政策解读、院士论坛、典型案例发布等多元形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为行业提供从技术创新到实践落地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征集启动,示范引领产业升级路径
同步开展的“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征集活动聚焦四大核心领域: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运输装备制造、绿色燃料体系建设及交能融合产业保障体系。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案例征集坚持“创新引领、典型示范、主体明确” 原则,重点筛选2025年6月底前已落地、具备可复制价值的实践项目,如公路光伏一体化、氢能重卡应用、绿氨燃料储运网络等场景。“入选案例将在大会现场发布授牌,其经验将为行业提供从0到1的突破范式。” 评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案例评选将由交通、能源、科技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确保技术先进性与实践可行性兼具。例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开发领域,公路服务区光伏电站、港口岸电系统等成熟模式,已被证实可显著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此类案例将成为重点推广对象。
多维议题解构前沿,全产业链共商融合路径
大会设置 “政策解读、战略研判、 技术落地、产业协同”四层议题体系。国家交通、能源主管部门领导将解读最新政策导向,院士专家团队将就交能融合战略、前沿技术发表主旨演讲。
值得关注的是,七大专题分论坛将直击行业痛点,从“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协同”到“新能源运输装备研发”,从“绿色燃料体系构建”到“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覆盖从顶层设计到装备制造的全链条。
此外,大会还将举办新技术成果展览与实地考察,聚焦光伏、氢能、储能等技术在交通场景的创新应用。“我们希望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让参会者直观感受交能融合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承办单位代表表示,长沙理工大学交能融合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将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展示高速公路 + 光伏、零碳服务区等可复制方案。
产学研协同聚力,构建交能融合产业生态圈
本次大会聚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中国交建、中国电科院等行业龙头牵头主办,湖南高速集团、国网湖南电力等企业协同协办,全国交能融合产学研联盟提供支持。参会群体涵盖政府主管部门、投资建设单位、设备厂商、科研院所等全产业链主体,形成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的闭环联动。
“交能融合的本质是打破行业壁垒,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实现价值重构。”某主办单位负责人强调,大会不仅是技术交流平台,更是产业合作枢纽。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标准体系的研讨、商业模式的分享,推动交通与能源行业从 “物理叠加” 迈向“化学融合”,为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大会临近,交能融合的产业热潮正加速涌来。这场年度盛会将以政策为笔、以实践为墨,在长沙勾勒出交通与能源协同发展的新图景,为行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