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视野

    绿水青山映初心 基层实干护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语,一直回响在我们基层干部的耳边。作为一名扎根田间地头的乡镇党员干部,我天天看着咱们镇的山水林田,更深刻地体会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国家大计,更是关系到咱们每一位父老乡亲的饭碗子、好日子,关系到子孙后代能不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的根本大事。

    回看这些年,咱们国家的生态环境确实大变样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给我们基层工作打了样,也压了担子。我深切感受到,保护生态在咱们这儿,不再是“喊口号”、“搞突击”,而是必须天天抓、时时管的硬任务;不能光等着上面推,更要咱们自己主动找活干、往前赶;不仅要管好自己门前屋后、一亩三分地,更要有把家乡的好山好水保护好、贡献出去的这份心气儿。

    党的二十大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进了宏伟蓝图。对我们乡镇来说,这就是最实在的指引!咱们这儿的山山水水、林子田地,就是最大的本钱、最硬的底气。保护好它们,就是保住了发展的根基,就是给乡亲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就是给子孙后代留饭碗、留福气。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咱们最大的政绩,最实的担当!

    作为天天和乡亲们打交道、跑在田间地头的基层干部,关键就是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家乡的土地上,变成具体行动。我觉得,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1.当“明白人”:把生态账算清楚,发展路子选对头。

    不管上什么项目、搞什么产业,首先得过“生态关”。污染环境的、破坏生态的,给金山银山咱也不能要!得动脑筋,在“绿”字上找出路。比如,咱们当地的土特产、好风景就是宝贝,能不能琢磨发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打出“生态牌”?能不能把农家乐、乡村游搞得更红火,让好风景变成“金饭碗”?得让乡亲们真切感受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钱袋子”。

    2.当“责任人”:把担子扛起来,把网格管精细。

    河长、林长、田长不是虚名,是沉甸甸的责任。谁负责的河段、林子、田地,就得天天心里装着,腿勤快点,多跑多看。重点盯住:秸秆禁烧(别一把火烧了污染天还浪费资源)、养殖污染(畜禽粪污不能乱排)、生活垃圾污水(得想办法收集处理,不能往沟里河里倒)、农药化肥滥用(减量增效,保护土地和水源)。发现问题,该管的管、该报的报、盯着整改到位,不能当“老好人”。

    3.当“内行人”:学本事懂门道,解决问题有办法。

    生态保护光有热情不够,得懂政策、懂法规、懂门道。要挤出时间学学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这些硬杠杠,学学水土保持、污染防治这些专业知识。摸清咱家乡的“生态家底”:哪儿生态脆弱?哪条河容易淤堵?哪块地可能有污染风险?心里都得有本账。遇到常见的环境问题,比如小范围的垃圾清理、小水沟的疏通、基本的环保宣传,咱们自己得先知道该咋办。

    4.当“带头人”:以身作则干在前,发动群众一起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咱们党员干部自己得先做到: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爱护公物、不乱丢不乱排。下村入户,不能光讲大道理,要用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话,说说为啥要保护环境,讲讲“绿水青山”怎么就能变“金山银山”。多组织些实在活动:带着大伙儿一起搞搞房前屋后卫生清扫、河道垃圾捡拾、义务植树造林。让大家都动起来,都觉得保护环境是自家的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家乡才能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

    5.当“硬气人”:敢于碰硬敢担当,作风扎实求实效。

    干环保这活儿,有时候就得得罪人。对那些偷排乱倒、毁林占地的行为,必须硬起手腕,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罚的处罚,该上报的上报,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定下的事就一抓到底,承诺的问题整改就紧盯不放。多跑现场,多听群众意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好这片土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坚信,只要我们乡镇的党员干部,真正把殷殷嘱托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在脚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就一定能让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咱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我们基层的力量!(张春香)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