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村至中伙村公路,被誉为“最美乡村公路”。 巫山县交委供图
“2小时重庆、武汉、神农架,4小时北京、昆明,未来五年巫山将投入260亿元,实现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渝东门户交通枢纽大动脉。”这是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在该县今年交通大会上描绘的美好蓝图。昔日出行“难入上青天”的巫山,如今不仅成为中国以至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还随着全国首个县级高铁始发站、全国少见的县级旅游机场等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使渝东门户交通枢纽中心雏形日渐显现。
大小金三角旅游环道开通
渝东门户巫山,得长江三峡之利,虽然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赞美诗句,却又有“田野纵横千嶂里,人烟错杂半山中”的望山兴叹。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巫山旅游业,仅凭几艘柳叶舟往来于小三峡之中。正是这几条柳叶舟,让这个尘封千年的“中华奇观”登上世界旅游大舞台。小三峡的惊艳面世,让巫山旅游一度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县,1997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
随着小三峡和大神女峰景区的开发,制约巫山旅游大发展的交通瓶颈成为一大难路虎。巫山县交委主任李元华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全县迎来了交通建设黄金年代,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本县交通建设历史上投资最多、变化最大、成果最丰硕、群众感受最深刻的最好时期。前五年,全县总计投资超100亿元,开通了渝宜高速,开通了黄岩及大神女峰景区公路,实现了“船上”和“天路上”均能观赏神女峰、净坛峰等十二峰的目标。而随着“当九路”的开通,连接大小三峡和神农架的“大金三角”旅游环线梦想成为现实。而神女峰机场的建成开通,更将让巫山两小时北上京、津,东下华东,南行两广。而按照规划,郑万高铁将在巫山县设始发站,这也将是全国首个高铁县级始发站。
通江达海的水陆空铁旅游产业渐成现实,而带引全县农民奔小康的“村村通”公路建设也一浪高过一浪,“发财路”、“脱贫路”、“致富路”遍布乡村。对内“毛细血管”互联互通得到很快发展,实现“3小时巫山”。
道路村村通后,带来了广大农村产业扶贫重大变化。仅以新科“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一项计划,今年预计产量8万吨,产值数亿元。随着交通的快捷,如今的巫山脆李已然坐上了快递中的飞机和高铁,几乎24小时内可达国内多数大城市。
立体交通枢纽雏形渐成真
李元华说,巫山除了长江和大宁河水道优势明显外,陆上交通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但是,巫山人不等不靠,几年来通过“争、吸、招、引”四大法宝找钱修路,先后从县外争取来36亿元资金投入建设,本县政府投资38亿元,本县平均每年投入8亿元用于交通。
巫山县县长曹邦兴称,未来五年全县将投入260亿元,加快建成“七横三纵三港一场八中心”为主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铁、公、水、空”协调、互动、立体发展,将巫山建设为国家大交通网络中联结南北、贯通东西的战略节点,发挥重庆向东开放桥头堡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推动富裕、宜居、生态、魅力、幸福渝东门户建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曹邦兴还称,未来五年,巫山县将在大办交通基础上尽快形成旅游第一支柱产业格局。全面建成机场、高铁,开工建设“巫建”、“巫巫”及县城至官渡高速等。同时建成高铁、江东换乘中心,新改建县城、江东等七个旅游码头,建成当阳及大昌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等。到2021年实现交通与旅游客运“无缝对接”和“零换乘”。
届时,实现全县全流域城乡通、城景通和景景通,从而让来自四海的旅客快速畅游大小三峡及周边景区。全县六十五万干部群众也共同分享现代交通带来的畅达与幸福。
驾“旅游火车”带你奔小康
“要想富,先修路”。多年来,巫山县历届县委县府也一直坚持交通先行不动摇,并把此作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行任务。李元华介绍,交通建设带来旅游产业大发展,自“十二五”期间首次实现年接待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以来,势头强劲。乐观展望,机场和高铁始发站相继开通后,巫山旅游将迎来游客井喷式爆炸式增长。届时,在水陆空、铁公水立体交通配合下,一个全新的全流域旅游大县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这几年县内的交通大会战的的确确给全县扶贫攻坚带来了重大贡献。没有交通建设的重大突破,脱贫致富是难以想象的。
“建成渝东门户交通杻纽中心是巫山65万人民的光荣任务,我们务必按时按质完成,实现交通由‘瓶颈制约’向‘瓶颈缓解’阶段转变,让巫山县全流域旅游大县地位凸显。”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信心满怀地说,未来五年,全县上下将通过外引内联,上下联动,全民参与,一定把交通杻纽中心建成,从而让千年“行路难”成历史。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