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国新型磁浮列车试验成功,时速超160公里

    5月23日,我国新一代磁浮工程样车在国防科技大学磁浮试验线运行试验成功,时速可达160公里以上。

    有关专家指出,本次运行试验成功,是国家“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中速磁浮交通核心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磁浮交通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零高度飞行器”噪音低、损耗小、易维护

    记者了解到,该列车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牵引+永磁电磁混合悬浮”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牵引效率高、设备更换维修方便等特点。通过对牵引和悬浮系统的优化升级,在模块化、轻量化、集成化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我国现在投入运营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相比,悬浮功耗降低20%,牵引效率提高10%以上,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专家介绍,磁浮列车由于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具有噪音低、损耗小、易维护等优点,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主要有高速和中低速两类磁浮交通线。高速磁浮速度快,但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转弯半径大、选线要求高;中低速磁浮结构简单、转弯半径小、选线灵活,但存在牵引效率低、速度提升受限等不足。如何扬长避短,研制出兼具两者优点的中速磁浮列车,成为了我国磁浮交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

    兼具高速与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

    2009年以来,国防科技大学与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走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道路,经过多年奋力攻关,实现了混合悬浮控制、高精度定位测速、降低电磁铁发热、电器设备结构优化等一系列关健技术突破,研制出时速160公里的新型磁浮列车工程样车,为我国发展时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交通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这种兼具高速与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的新型磁浮列车,将为我国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非常适合在城市群之间、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之间和大城市中运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悉,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磁浮交通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经过40年的拼搏创新,突破掌握了悬浮导向控制、悬浮传感器、定位测速、转向架、车轨耦合共振以及系统总体设计与集成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2000年后,他们国内17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国产磁浮交通工程化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长沙磁浮快线和北京S1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与核心装备支撑,使我国成为了世界极少数拥有磁浮交通商业运营线的国家。

    解放军报记者 王握文 记者 和婷婷

    科技连线》》》》

    智造北斗“中国芯”,国防科大“当年立项、当年完成”

    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与时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导航中心”)北斗团队作为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面展示了国防科大导航中心在信号体制、星上抗干扰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领域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实物展出了系列信号仿真测试设备、各类型号用户机、终端及各类芯片等,其中全系统、全链路仿真测试技术,先进时间频率系统技术等北斗三号阶段全新技术创新展出备受瞩目。

    由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北斗团队研制开发出北斗全球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可通过软件形式模拟北斗系统空间段、控制段以及用户段的实际运行情况,在系统建设之前排查系统体制和设备状态的潜在问题或技术缺陷。

    该平台在国内外均为首创,是为北斗系统建设定制的专业化仿真测试平台,目前已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与验证中发挥显著作用。

    此外,由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中心独立自主研发的抗干扰天线基带处理专用芯片也是备受关注,该芯片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完成”的芯片研发传奇,实现北斗抗干扰天线核心器件国产化。

    “抗干扰天线基带处理专用芯片摆脱了核心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了核心器件国产化,对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孙广富教授介绍,自研芯片秉承稳健设计的优良传统,从设计上有效解决了批产一致性、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技术难题,为产品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链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中心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中心是北斗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单位之一,在导航定位技术领域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在导航载荷、授权加密体制、地面运控、应用系统等方面作为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主承单位,突破了制约系统建设的主要关键技术,在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中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工程研制与系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