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蛟龙”号完成南海今年第一潜

    【原标题】“蛟龙”号完成南海今年第一潜:水下航行7公里,连续作业7小时

    4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入水中,“蛙人”准备解缆。当日7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上离开,缓缓进入水中,向南海深处潜去。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首潜,也是“蛟龙”号南海今年第一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南海北部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获取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所需海底地质、深海环境参数。同时,“蛟龙”号将在南海海山链区和陆坡区进行载人深潜,以海洋地质学调查为主,兼顾海洋生物学调查。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向阳红09”船4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26日16时1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回收至“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甲板,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首潜、南海今年第一潜。

    “蛟龙”号上午7时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甲板,7分钟后布放完成;7时09分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1741米;15时02分返航,16时19分回到甲板。水中时间9小时12分,海底作业7小时。

    “蛟龙”号带回了16升近底海水水样,8管短柱状沉积物样品,2块岩石样品,拍摄了一些高清视频和图片资料。

    此次下潜人员为潜航员唐嘉陵和另两名实习潜航员刘晓辉、杨一帆。这已经是唐嘉陵的第64次下潜,他们在水下连续作业7小时,经受住了心理和体能的考验。

    “这次接近‘蛟龙’号迄今为止最长水下作业时间。同时,本潜次航行测线超过7公里,也创下了‘蛟龙’号总共134次下潜以来最长的历史记录。”唐嘉陵说。

    本次下潜和作业过程中,下潜团队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和定位、机械手及作业工具进行了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

    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南海北部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同时,“蛟龙”号将在海山链区和陆坡区载人深潜,以海洋地质学调查为主,兼顾海洋生物学调查。

    27日7时,“蛟龙”号将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的第二次下潜。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