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讲好智慧城市新故事 交通和医疗先声夺人

    智慧城市建设中,交通和医疗先声夺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显示,城市“互联网+医疗”指数,均值仅2016年前3季度就增长了214%,位居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指数提升首位。目前全国有1100家公立医院加入“未来医院”。排名第二的则是“互联网+交通”指数,从2016年1月份的25.25增长到9月的43.77,其中网约车指数增长了1.67倍。除了网约车外,城市“互联网+交通”服务,还有扫码支付出租车、扫码乘坐公交车、线上购买地铁票、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缴费等新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医疗领先走

    智慧医疗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完善。智慧医疗作为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也有重要作用。智慧医疗可以提高中小城市以及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减少人口向特大城市聚集的动力,进而缓解特大城市的大城市病。医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城镇发展的重要的一点,由点到面,智慧医疗的建设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IDC预计,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智慧医疗最显著的成效是改善患者医疗服务体验。通过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医院围墙打开,将院墙内的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虚拟化的客户服务体系,放大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医疗建设的深化应用阶段。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数字医疗建设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是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动力。当前,尽管仍存在一定问题,但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内外环境逐渐成熟,为智慧医疗的建设、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健康的产业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交通先行

    城市从诞生起就与交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因城市的各种活动而产生。交通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城市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交通系统的构成,并能促进交通系统的改善,两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在相关领域,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扶持还是行业本身的良性发展,都为智慧交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科学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实时准确获取交通数据并构建交通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仿真,是建设智慧交通的前提。

    各地正在积极建立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信息平台,整合市政、交通、交警、城管、公交、规划、气象、铁路、民航、高速和出租等部门交通信息资源,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加强智慧诱导系统建设,开发相关移动终端APP,建立动静态一体的出行前和实时交通诱导、停车诱导体系和交通预警体系。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提升交通模拟预测水平。

    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要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变革产业生态新动向,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快速抢位布局数字经济,推动先行占领技术前端,立足市场,为我国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